第1430章 航空布局-《谍海孤雁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超出现有既定标推一些,没啥大问题,船都有巴拿马船型,车,难道就不能倒逼着,来个货柜车型?

      高度嘛!则也是保持在二至三米之间,尽量与宽度一致或略高,高度并不彻底限制死,可在标准高度基础上加高满足一些特殊需求,但还是以标高为主。

      至于货箱长度,尺寸就多了,先定一个标长,然后在此基础上倍增半减,以确定不同型号尺寸的货箱,如此并不会过多影响装卸运输。

      标柜长度会在六米以上,大柜则是两倍标长,小柜是二分之一标长,微柜则是四分之一标长,也就是暂分大柜、标柜、小柜、微柜四类。

      微柜是个过渡型号,未来也可做为小船的货柜,内外部会专门设计销插铰锁等装置,能让微柜之间相互拼接连结,方便运输。

      小柜,同样是过渡型号,不过在起步阶段应该会是主流,且在未来也会有更长生命周期,小车、小船,乃至个人货柜,都是其应用方向。

      标柜则是行业前中期,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流货柜,其已能满足多数载货需求,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被淘汰。

      而大柜,则是聚焦未来的,前期估计看不到它的多少身影,中期可能普遍一点,后期可能再多一点,但想成为主流,时间会挺漫长。

      几人仔细商讨合计,又确认了其他一些细节,并比对了记录,这才结束了船的话题,表哥继续喊新人进来向林默汇报。

      又过问处理了几项投资,揉了揉太阳穴,接过表哥递来的一份稍厚的资料,林默翻开一看,立马便来了精神。

      这是有关航空方面的投资,因一战后期及战争结后的航空热,以及大萧条前经济火热,而涌现出的大量航空领域公司,现也大量倒闭或正在倒闭。

      各类型飞机公司,目前也没多少人问津,当然,这指的是一些中小规模的,投资团队,按家里也可以说林默交代,大肆并购一番。

      至于规模较大,有些名气的,林家出手不多,一个是贵,另一个,则是比较容易触眉头,毕竟这是尖端科技,不论政府还是民意,并不愿意看到外部势力插手乃至掌控。

      林家收购或入股的,是规模不在第一梯队,产品聚焦民用,或军用前景不好,或技术比较落后的飞机制造公司。

      而飞机零部件等上游企业,因为不像整机那么瞩目,布局则稍稍大胆了点,选了些技术尚可的,不过也多以入股为主,并没有直接掌控。

      “我感觉,航空工业,尤其重要部件及整机制造,其整体趋势,是往少数几家公司集中,乃至垄断经营方向发展的,采购这些中小企业,总感觉……”

      表哥还是说了他的想法,林默却也点头认同,笑道:“这感觉是很准确的,只是这行业很敏感,得兜着圈子慢慢布局,单刀直入,大概率会引来干预,且成功几率不大。”

      林默解释了一嘴原因,便继续查阅起资料,并将其分成三份,林默准备,将这些公司整合成三个产业线,目前先暂时分头发展。

      其中一个,自然是零件、机体等上游产业,不集中,分成不同公司并专精其中一项,像发动机、仪表、小零件、机体等,由不同公司负责。

      剩下两个,则都是整机行业,以水陆划分,一个是陆上飞机产业线,一个是水上飞机产业线。

      陆上飞机,林默建议的,是生产制造轻型飞机,面向私人市场,以及中短距小规模客运需求,以及观光、体验等用途。

      私人飞机市场,虽然是二战后才爆发的,但现已有苗头,可以提前入场布局,且早期入局,可以进行多方面尝试,以找到合适自己的角色,像私人交道工具,以及农林牧渔等各类用途,都可以尝试开拓。

      至于客运,目前也相对小众,且也以中短距、小规模为主,但参与其中的公司,都在一个劲想往上冲,当然,这也是未来,但也会空出市场,给他们递补上来的机会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