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六回 胡如意进女惑君 徐美祖上表谏-《唐室演义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唐王听之,声如黄莺,如泣如诉。

    心中三百六十六欲虫苏醒,肺腑颤颤,腹中空空,手脚无力,骨软筋酥,脸红耳热,目瞪口呆,三魂荡荡,七魄沉沉。真身游离他处,半晌方附本体。

    下旨曰:“美人幽闲端正,深合孤意,封为西宫娘娘。速带娘娘入宫。”

    使左右嫔妃服侍带往西沙宫。

    诸臣不知出何事,唐王已封胡姬西宫娘娘已毕。

    徐美祖上前行礼,曰:“西宫自太宗下旨封锁,永无使用,皇上今为民间女子,废先皇之训,礼数不合也,请皇上收回御旨。”

    唐王曰:“卿言差矣,既有西宫岂能废之,皇命既出,无回之礼,卿退不必言。”徐美祖叹气而退。

    秋水东流留不住,残叶黄沙满天飞。

    青山白头花自落,风月依旧笑云雨。

    唐王复传胡如意父子入金殿,胡如意父子跪拜高呼万岁,曰:“小民拜见吾王万岁,万岁,万万岁。”

    唐王曰:“卿育女有功,封西国老,胡枫、胡非封大国舅,二国舅。”

    三人谢恩起身。

    唐王复封张小二为内宫总管。

    诸臣见唐王喜美色,面无悦色,奈何事已至此,唐王还宫,诤谏无益只得退去。

    诗曰:

    自古君王喜女色,不爱江山东流水。

    一片赤心抛热土,忠臣贤相多少人。

    白云在天知宿志,明月有心照官道。

    清风拂袖登玉台,鸿雁落潭潇湘雨。

    唐王自得了西宫娘娘,日夜荒淫,不顾朝政,大宴小宴不离席,兴歌艳舞枕边欢。

    初始三五日上朝,后来十天半月临朝,在后来无诸臣击鼓不请不至也,二三次之后,击鼓请亦不至也。

    朝政荒废,奏折堆积如山,事不能决,令不能行,诸臣望朝门而叹,无计可施。

    胡如意见唐王,已坠其美人计,大喜聚二子,二将议之,曰:“欲入城必破门方入,欲破国先诛忠良而成事。唐王虽惑志,民心未离也。”

    胡枫曰:“离心何如?”

    胡如意上下观之,思得一计。

    胡如意曰:“此非借唐王之手,大造宫殿,废其财帛,苦其子民,岂有不乱也。”

    皆以然。

    遂胡如意至西宫,见唐王行礼,曰:“草民得皇上宠爱,官至国老,分身碎骨无以为报,心中常忧,愧对皇恩,故心思一事,呈献我王,已进微末之力也。”

    唐王观胡如意,深爱之,曰:“国老莫老身体,免礼,有何奏折,入坐言之。”

    胡如意谢恩,起坐下侧曰:“臣闻皇上乃万物之主,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。享天下至高富贵,乐地上无双欢娱。

    以愚臣之见吾王应西门外筑琼楼,此楼之美景天下无它,历代帝王不能有。皇上,娘娘移驾琼楼,享用芳华,方称人间富贵之极也。”

    唐王大喜曰:“国老心系朕,真忠臣也,此事有劳国行之,所需财帛自国库取之,朕待国老佳音。”

    胡如意领旨,曰:“臣定九月之期,筑琼楼,迎皇上,娘娘。”

    遂唐王搬旨,使胡如意造琼楼。

    徐美祖闻之复上表。

    书曰:

    臣闻:自古失道破国亡家者,口说不如身逢,耳闻不如目睹。太宗皇帝,陛下之祖也,拨乱返正,开基立极;官不虚授,财无枉费;不多造宫殿而有望,不多劳黎民而无乱,天地垂祐,风雨时若,粟帛充溢,蛮夷率服,享国久长,名高万古。

    陛下何不取而法之!下之中宗,弃祖宗之业,徇女子之意;无能而禄者数千人,无功而封者百馀家;夺百姓口中之食以养贪残,剥万人体上之衣以涂土木,于是人怨神怒,众叛亲离,水旱并臻,公私俱罄,享国不永,祸及其身。

    陛下何不惩而改之!陛下近群小,信胡班,造琼楼,役使严急,丁夫多死,疲屯颠仆,推填坑坎,覆以土石,百姓水火。

    民困而主不血,下怨而上不知,俗已乱而政不脩。

    突厥、东辽二国谋逆已久,号称万乘之君,带甲百万,威足以严其境内,财足以劝其士民。

    岂不闻土崩瓦解之势,唐室有累卵之危也。

    陛下罢琼楼,休歌舞,戒酒色,远小人,逐胡班,社稷自安也。

    陛下熟虑之。

    唐王不从。

    遂文武百官,聚朝门,诸臣击隆景请唐王登殿议朝。

    风道四塞潦细雨,河洛星月碧绿洲。

    桂花倒影吴江水,越女罗袖琴瑟声。

    不知请唐王何如,且听下回分解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