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埃及和叙利亚……他们挑赎罪日对我们动手了!” 郭逸风的手指自动摸向胸前的相机。十五分钟前他还在认为这里是和平的,他还想着怎么向主编交差,但是现在战争就这样在他的眼前爆发了。 他拿起相机对奔跑的人们拍照,而与此同时,防空警报在整个特拉维夫上空回响着。 空中的导弹呼啸而至——这是埃及和叙利亚军队在用飞毛腿导弹轰炸特拉维夫! 他们在去年刚刚得到这种武器,而现在就已经用在了战场上。 这是伦敦以来,弹道导弹首次被用于对敌国的空袭。 或许,以色列空军的战斗力是一流的,阿拉伯人无法用轰炸机对其进行轰炸,但是现在,弹道导弹的加入,却改变了一切。 在战争爆发的同一时间,埃及和叙利亚就投入了数十部飞毛腿导弹发射车或者发射架,对特拉维夫、海法等大城市进行了空袭。 弹道导弹袭来时的超音速声响在防空警报声中同样也是刺耳的。 剧烈的爆炸声,不时的在特拉维夫的各个方面响起! 奔跑的人们只能就近躲在排水沟之类的地方躲避轰炸。 好不容易躲进了防空洞,郭逸风颤抖着翻开笔记本,原子笔在纸面上打滑了好几次才写下: “10月6日,赎罪日中午2时许,突如其来的战争在以色列人祈祷时打响……” 防空洞入口挤满了人。郭逸风看见一名年轻士兵只穿着汗衫和内裤,显然是从家里直接跑出来的,他手里却紧握着一把步枪。 就在这时,有一名军人跑了过来大声喊道: “所有人都注意了,无论是现役和预备役,现在都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,我们必须要阻挡他们的进攻。” 尽管防空警报还没有解除,但是有很多军人就已经离开了防空洞,他们之中有男人,有女人。 看着眼前的一幕,郭逸风立即拿起相机拍下了眼前的这一切。 “记者?SEA记者?” 一个穿军装的女人抓住郭逸风的胳膊,“请出示证件。” 郭逸风亮出《环球报》的记者证。女人快速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: “您必须立刻前往军方新闻中心登记。战争期间所有报道需要审查。” “到底发生了什么?“郭逸风问。 女人的嘴唇抿成一条细线: “埃及人正在强渡苏伊士运河,叙利亚坦克集群突破戈兰高地防线。” 防空洞深处传来孩子的哭声。突然一阵更剧烈的爆炸震得头顶灯泡摇晃,几个女人惊叫起来。 拉比开始高声诵读《诗篇》,声音在防空洞里回响着似乎在这个时候这成了他们唯一的依赖。 尽管防空警报回响着,但是在那些军人们离开的时候,郭逸风也逆着人流挤出防空洞。作为记者,他的位置不是在避难所,而是在前线。 东南方的天空现在被几道黑烟污染,空气中飘来淡淡的火药味。街道上只有军人在那里集结着,他们或是跳上卡车,或是跳上公交车,他们在使用一切交通工具集结着。 他拦下一辆军用吉普,出示记者证后获准搭车前往国防部。车上年轻的司机双手紧握方向盘,指节发白。 “我在西奈服过役,” 司机突然说,声音尖得不正常,说道: “巴列夫防线……他们说那防线能挡住任何进攻……该死的现在就像是法国人的马奇诺防线一样,屁用没有。” 看样子就是这样——所有的防线在战争中似乎都没有发挥到他们的作用。到最后都变成了一个笑话。 “那么接下来你会到什么地方?” 郭逸风看着车里的这些以色列士兵好奇的问道。 “当然是去前线。” 一个年轻的士兵在那里说道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