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对于母亲来说,她所关心的是孩子生活,在意的是孩子的幸福。 而对于外界而言,人们所关心的更多的是事业,在杰森回到纽约之后,他在巴西的投资,就引起了各界的关注,毕竟,这是一个上亿美元的投资。 就企业投资而言,很少有规模如此之大的投资。 “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农业商业投资!” 在《华尔街日报》上用这样的话语形容着这一投资,当然了,报纸上还有专家一一分析着这一投资的回报率,最后得出一个结论——收益率惊人。 而这也导致环球公司的股价上涨。 很多时候,市场所需要的只是一些利好而已,在市场看来,这只是一次商业投资,只有极少数一些人知道其中关键。 在苏联驻纽约领事馆内,恰巴科夫斯基在放下报纸之后,他的眉头紧锁着,说道: “你看,当我们在处心积虑的想要和美国进行对抗的时候,美国人却在布局着一切!” 看着少校放下的报纸,叶夫根尼疑惑道: “少校,你指的是什么?” “粮食!” 恰巴科夫斯基说道: “它最不起眼,但恰恰是最重要的,只要控制了粮食,那就可以控制了所有的人。” 恰巴科夫斯基一边说话,一边从烟盒里拿出香烟,点头后抽了一口,接着说道: “去年,我们的粮食减产三分之一,那怕是我们从埃赛俄比亚获得了2300万吨粮食,可仍然无法供应国内的需求。 国内粮食的大规模减产使国内被迫再次实行粮食定量供给制,甚至动用黄金储备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。” 提及旧事的时候,恰巴科夫斯基的眉头皱成了一团。 去年的粮食大减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,专家们有这样那样的分析,但是无论专家们说什么都晚了。 重要的是苏联必须要拿出黄金进口粮食。 “而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粮商纷纷抬高粮价,为此我们多付出了差不多25%的黄金!” 抽了一口烟,恰巴科夫斯基接着说道: “可即使是如此,我们也必须要接受,如果我们不接受的话,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另一次乌……” 话到嘴里恰巴科夫斯基就不再说话了,毕竟,在苏联的语境之中,乌克兰大饥荒是不存在的,作为一名乌克兰人,他可以知道它是存在的,但却不能告诉别人它是存在的。 叶夫根尼似乎没有注意到他的失误,说道: “所以,我们进口了粮食不是吗?” 恰巴科夫斯基点了点头,说道: “但是花费了昂贵的代价……” 他一边说,一边叼着香烟走到了地图边,看着地图说道: “所以,相比于在全世界与美国进行竞争,粮食……解决粮食问题才是最重要的,毕竟,如果连饭都吃不饱,我们又用什么去证明,我们比美国更优越呢?” 这是事实! 与钢铁时代用《真理报》告诉全世界苏联人民是幸福的,不同的是,在冷战期间,尤其是赫鲁晓夫时代之后,苏联一直试图用幸福的生活去证明苏联的优越。 其实大名鼎鼎的“厨房辩论”也是基于人民的生活的,相比于二战前单纯的宣传,在冷战期间,美国和苏联都试图用生活水平去证明自己的优越性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