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让禁军分驻各地,定期轮换,使兵不识将,将不识兵。 并设置转运使,各路由朝廷派转运使掌管赋税,地方税收除少量留用外,全部上送京师,切断节度使的钱财来源。 地方上,改由朝廷直接委派文官担任的知州进行管理,节度使仅保留名号,不再实际治理地方。 又在在各州设通判,监督知州,可直接向自己这个皇帝奏报事务,形成牵制…… 到了此时,可以说节度使动不动就造反作乱的事,已经被自己给彻底解决了。 武将们失去了造反的根基。 可赵光义也倒好,居然更进一步,闹出这等事情来。 这是要把大宋的军备全废了! 真真应了李小郎说的,无能! 武将当权会乱国,可那些文人士大夫一家独大,便不会出现问题了? 君与士大夫共天下? 这等事都能做的出来? 真真是无能到家了!! “说起这些事儿,不得不再提一下赵普。 雍熙北伐之后,赵普再度拜相……” 见赵匡胤住了手后,李成就又一次开了口。 “又被拜宰相了?” 赵匡胤忍不住出声询问,显得有些疑惑。 他记得很清楚,之前李小郎。讲金匮之盟时,就说了赵普是凭借着这个事儿被赵光义这畜生拜相的。 怎么现在又拜相了? “官家,还有一些事儿之前没说。 赵普在赵廷美被贬房州之后,他这个用金匮之盟换来的宰相位置,并没有坐多长时间 这是因为赵元佐,在里面出了力气。 赵元佐向赵光义,为他四叔求情不成之后,就将诸多的愤恨,给集中到了赵普的身上。 那个时候的赵光义,还是很中意他这个儿子,再加上他和赵普之间的复杂关系,所以在赵元佐发力之后,赵光义也就顺水推舟,将赵普的相位给夺了,贬到了外面去。” 德崇是个好孩子,和他那个畜生爹,完全不同。 不过,赵普被折腾的也挺惨的…… “这个时候,赵光义把赵普召回来再度拜相是为什么呢? 自然而然,是要让赵普接着背黑锅,干脏活。 雍熙北伐,彻底将赵光义打的丧胆,再也不想着对外征战的事情了。 准备由之前积极进取,转为全面收缩。 对辽不再战,改为和。 想要进行政策调整,那么在人员调动上面,也需要花大功夫。 比如之前为了再次伐辽,收复幽云,在不少的关键位置上,安排的都是主战之人。 此时想要不再言战,那么这些人就成了最大的阻碍,需要一一清除,换上主和的人上去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