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按照金匮之盟所给的说法,这个约定做出来时,官家才刚刚三十五岁,正值壮年。 当时,二皇子也已经是十一岁了。 为什么就这般的有预见,认定了官家会横死? 结合着前后种种事情来看,金匮之盟,纯粹属于先射箭,后画靶子。 不过,因为这些是宋朝的事,正儿八经记载在历史上的,那个时候的君臣都肯定这个说法。 所以,后面的人哪怕是能找出更多的理由去怀疑,也只能是怀疑而已。 不能直接就证实了是假的。 听了官家此时所言,我倒是确信,这个玩意儿就是纯纯的造假了。” 赵匡胤点了点头,稍稍沉默之后,望着李成开口道:“赵普在提出了金匮之盟前后,是不是升官了?” 李成对着赵匡胤竖起了大拇指。 “官家高见! 金匮之盟,是赵普再度拜相之后,所说出来的。 而赵普,在拜相的这前几年里,一直都在不断的被继位的赵光义打压。 结果后面,突然间就被拜相了。 而且,拜相之后,就说出了金匮之盟这件事儿。 再然后,卢多逊这个以往深受赵光义信重,且还一直恨赵普不死,一直针对赵普不断出手的人,也很快遭受到了排挤打压,被搞了下去。 所以,后世不少人都认为,这是赵普和赵光义二人之间,暗中进行的交易。 属于是各取所需了。 赵普出主意,帮赵光义找出一个勉强能够说得过去的法理,帮他找补一番,遮遮羞,不让事情太难看。 而赵普则凭此,结束长时间的被赵光义打压,并翻身而起,将他的政敌给干下去。 解除自身危机……” 这事儿,确实是赵普能干出来的。 只是听李成这么一说,一股熟悉的味道就扑面而来。 点检做天子这事儿,那可不就是赵普当年帮自己一手操办的吗。 现在,又给赵光义弄出来个金匮之盟,那也正常,是赵普的手笔。 “赵则平。” “赵则平……” 赵匡胤嘴里面念叨着赵普的名字,神色复杂,意味深长。 好个赵则平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