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现在既希望对面能接电话,又害怕对面说自己是齐建华本人。 一直到彩铃结束,这个电话也没人接,于大章不由得松了口气。 再打,电话里传来关机的提示音。 这至少证明齐建华的手机在对方手里。 想了想,于大章又拨通了齐建东的电话。 同样的电话号码,连续拨打了兄弟俩的电话,他就不相信对面会不好奇。 这次的彩铃依然响了很久,就在于大章以为对方不会接电话时,彩铃声突然停了,随即手机里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: “喂?” 这下倒是给于大章弄了个措手不及,还好他打电话之前就将说辞想好了。 “你是齐建华他哥吧?” “是啊,你哪位?”对面齐建东的声音听起来还算和气。 于大章用平静的语气自我介绍道: “我叫钱程,是你弟的朋友。” 说完之后,他停了下来,等待对方回话。 这也是为了拖延时间,如果按照正常逻辑,他应该直接说明来意。 但越是这样,越容易引起对方怀疑。 那种连珠炮式的语言是最容易暴露身份的,说多错多,现在于大章只想保证这个电话不被挂断。 “你是他朋友,怎么打我电话?” 齐建东的语气有些不耐烦,但还算客气: “再说你怎么知道我电话的?” 这个提问在于大章的意料之中。 实际上,在回来的路上,他已经做出了几十种假设。 对方所能提出的问题,他也基本都考虑到了,甚至连最坏的结果都做好了心理准备。 “我联系不上你弟,他电话关机,我也只能找你了。” 于大章故意将音量提高了几分,有些生气地说道: “你有他别的联系方式吗,或者你让他联系我。” 对面的齐建东没回答,似乎在犹豫着什么,停顿了两秒才开口问道: “你找他有什么事?” “他欠我钱!”于大章忽然大声说道: “不对,是他骗我钱!半年前他和我说有养殖家禽的独家秘方。” “后来我给了他五千块,说好了给我秘方,结果他拿完钱就和我玩消失,给我留的电话也注销了。”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愤怒和无奈: “要不是我有个朋友知道他家在哪,我这五千块钱恐怕就真的打水漂了,连个要账的地方都没有。” 之所以编这个理由,是因为于大章之前看齐建东资料的时候,记住了其曾做过养殖生意。 养殖这行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