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两人随后来到一处试验区。 站在一栋二层楼的楼顶,于大章看向试验区内的一个个圆形建筑。 “怎么像是放大版的蒙古包?”于大章疑惑地问道。 “你可真会形容。”李明钊笑了笑: “哪有这么大的蒙古包,而且那些建筑都是钢筋水泥结构的。” 于大章又将目光投向试验区的中心位置。 在这些圆形建筑的包围下,有一片足球场大小的空地。 地面上铺设了砖石,从远处看,就像是一个用来遛弯的广场。 不过这个广场却光秃秃的,什么都没有。 “那地方是用来干嘛的?”于大章指着那片空地问道。 “不知道。”李明钊摇摇头: “估计是用来做实验的场地,具体是什么实验,那就是机密了。” 这种地方研究的东西肯定都属于绝密级别,所以即使他们再好奇,也只能忍住。 “想不想进去看看?”李明钊笑着问道。 “能进去看那最好了。”于大章当然想进去见见世面,毕竟这种保密单位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参观的。 “等我打个电话。” 李明钊说着,走到一边,拿出手机拨了出去。 两分钟后,他将电话放进兜里,对于大章招了招手: “批准了,跟我来。” 随后两人走入一处圆形建筑,在一个空阔的房间内看到了正在忙碌的科研人员。 对于他们的到来,这些人也不感觉奇怪,继续自己的工作。 “能在这里工作的科研人员,全是学术圈的。”李明钊低声介绍道。 于大章听到后,表面波澜不惊,实则已经被震撼到了。 “学术圈”这三个字的含金量他还是知道的。 在这个圈子里,科研人员的成长路径可以称之为封神之路。 博士是圈里最底层的存在,博士后也只是为正式教职做准备。 再往上是讲师、副教授、副研究员。 而这些全部处在学术底层。 能升到中层学术圈才能称为骨干,这一层有教授、研究员、优青、杰青…… 不一一细数了,很多职称大多数人都没听过。 就在于大章震惊之余,两名看起来五十多岁的男人向他们走来。 “陈院士,崔院士。” 李明钊立刻上前问好,面带微笑、弯腰点头,态度谦卑恭谨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