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茹瑶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里,父母都是农民,可以说她从小到大的日子都很艰辛。 不是有句话嘛,穷人的孩子早当家。 以前这句话被解释为,穷人家的孩子懂事的早。 用现在话说就是,家庭越贫困,孩子就越早当牛马。 茹瑶从小就帮家里做很多活儿,几乎没怎么出过村子。 这一次来松海务工,是她第一次来到大城市。 这样的人,会舍得花钱打出租车吗? 尤其在松海这个超一线城市,出租车的价格更是比其他城市贵的多。 而监控视频显示,茹瑶从火车站出来后,是坐公交车去的商场,这才符合她的行为习惯。 为什么之前的警员和于大章一样,都没想到茹瑶能够打出租车离开? 这就是原因。 包括现在于大章也不认为茹瑶会主动去打车。 除非…… 价格! 假设出租车司机用低价吸引茹瑶的注意力。 出门在外,一个20岁出头,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姑娘,是很可能被诱惑上钩的。 而且相比公交车,出租车最大的好处就是,能直接将人送到指定地点。 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大城市,这也正是茹瑶最需要的。 “两年前,出租车,低价诱惑……” 于大章嘴里念叨着,总觉得哪里有些奇怪,好像自己之前碰到过类似的事情。 对了! 他忽然想起,方鹏开出租车的时间就是在两年前! 有没有一种可能,当年在监控盲区拉走茹瑶的就是他? 太巧合了吧。 不,这不算巧合! 很多案子就是这样,长时间挂在局里没有头绪,但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和某一个犯罪分子联系上。 时间对得上,方鹏也正好是开出租车的,还有…… 于大章立刻从包里将记事本拿了出来,之前他和周子喆谈话时,曾记下了三个被害人的小名。 “小瑶、小佳、小月。” 于大章盯着记事本上的名字,喃喃自语道: “名字也对上了,方鹏嘴里的小瑶,很有可能就是茹瑶。” 而茹瑶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生不见人、死不见尸,也很符合被囚禁的特征。 如果是这样,那就不妨再大胆一点。 于大章抬头看了看正在翻阅案宗的马健和刘淼。 另外两起积案有没有可能也是方鹏做的? 一想起这个可能性,于大章不由得有些激动起来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