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第一个人断了两根手指,当天砍一根,第二天再砍一根,然后骂自己一天,再关小黑屋一天。” “正好失踪四天。” “这样来算的话,嫌犯做第二起案子,只准备了三天。” 这次他将“三”这个数字写在本子上,没再涂抹掉。 “之后是间隔九天,不过第二个被害人断了三根手指,失踪了五天。” “这次准备了四天。” 于大章又在本子上写下“四”,然后继续向后看去。 十多分钟后。 一排数字被于大章写在了本子上。 从左到右,依次为:三、四、四、五、五、六、八、九。 在李勇之前的那个被害人少了四根手指,失踪了六天。 算上准备的九天,最后的两起案子正好间隔半个月。 于大章盯着这一排数字,脑子里全是问号。 为什么作案前的准备时间越来越长? 嫌犯越来越谨慎了? 应该不是……于大章摇摇头,否定了这个假设。 这种事应该越干越顺手才对,而且嫌犯本身就足够谨慎小心。 不然丁峰也不会连对方一根毛都没摸到。 嫌犯累了? 一想到这个可能,于大章忍不住笑了出来。 虽然有这个可能性,但几率实在太低了。 这又不是工地搬砖,也不是铁人三项。 而且根据以往的办案经验来看。 大多数犯罪分子在作案时,都会处于极度亢奋的状态中。 甚至这种感觉还会上瘾。 劳累什么的,根本不存在。 此时,对面的叶智羽和夏彬正在盯着于大章看。 刚才他们眼看着这个胖子嘴里叨咕着,手上拿着笔,还偶尔在本子上写一下。 最让他们头皮发麻的,是这胖子居然还在傻笑。 压力太大,人疯了? 叶智羽朝着对面的马健招招手,示意他过来。 等马健来到近前,他低声问道: “什么情况,我怎么感觉他好像精神出问题了。” 马健倒是没什么意外的,他看了一眼于大章,然后小声回答: “以我对他的了解,他只要出现这种神神叨叨的状态,就意味着有人要倒霉了。” (本章完) 第(3/3)页